《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

[复制链接]
查看4391 | 回复0 | 2019-4-4 16: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的第一步网络安全法,提出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条款。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个人财产受到损失。包括基本信息、设备信息、账户信息、隐私信息、社会关系信息和网络行为信息等。人为倒卖信息、手机泄露、PC电脑感染、网站漏洞是目前个人信息泄露的四大途径。《网络安全法》规定,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痛点,《网络安全法》在信息收集使用、网络运营者应尽的保护义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针对取证难、追责难的困局,《网络安全法》还明确了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主体,确立了“谁收集,谁负责”的基本原则。2017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由此,国家在法律层面逐渐完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017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本书对此解释做出了详细的理解与适用,对“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涵义、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关联犯罪的处理规则等做出了详细的解读,另外本书还选录了部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裁判文书,整理了跟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其他规定。
        白帽子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坚定成员,也应该能够明确认识到国家在相关法律法规上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将个人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存储安全作为我们日常工作内容中的关注点。因此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主题

6

帖子

108

积分

小有名气

Rank: 3Rank: 3

积分
108